但是,GRI的准则覆盖更为广泛的可持续报告议题(环境,社会和治理)。
4月份,贵州省环境保护厅组织的调查组在织金县巡视时发现,当地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已超过预定运行时间而未能正常运转,随后,他们向毕节地区发出污水处理厂运行预警通报,并对织金县新增化学需氧量排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实行区域限批。钢铁大省河北今年将淘汰钢铁落后产能1440万吨,其中炼铁产能1240万吨,炼钢产能200万吨。
党政一把手分别担任了64条河流的河长,其职责主要是督办河流水质的改善工作,河流水质的改变状况直接与这些领导干部的升迁挂钩。核实清楚有关情况后,考核办向毕节地委提出若不能按要求完成污水处理工程并通过贵州省环保厅验收、解除限批,将对分管副县长进行另行安排工作或进行责任追究的处理建议。毕节地委组织部部长杨华昌说,考核既有年度工作实绩,也有日常动态考核,而考核指标不仅有GDP、财政收入等增长性指标,更关注社会稳定、污染减排等社会性指标,这些指标将直接与领导干部的任用和工资奖金挂钩。2007年,国务院就建立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办法,各地区节能目标责任考评均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地处江南煤海腹地的织金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近年来煤炭等资源加速开采使当地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压力陡增。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不断增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我国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并不断修正对各级干部的考核体系,环境新考卷正在逐渐改变基层干部的升迁路径。没有严厉的约束,不在‘官帽子上动真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不会见实效。同时,副厅长王文有率省环境监察局、环保厅法规处负责同志组成调查组赴固镇县对事件进行调查。
固镇县委、县政府片面理解引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行政行为改善投资环境的决定》,制定出台的与国家法律法规不相符合的政策、规定,应予清理和修正。建议结合新一轮政府规章清理,由省政府责成省监察厅、省法制办、省环保厅联合开展市(县、区)涉及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的地方保护相关规定和制度清理,对已经出台的与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相符合的规定和办法进行全面清理。6月18日上午,省环保厅厅长缪学刚紧急主持厅长办公会,集体观看央视报道。》为题,对蚌埠市固镇县6名环保局干部因为一个月内三次到当地一台资企业检查工作,被县委、县政府以影响招商为由集体停职进行了报道。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也于当天赴现场对此事进行调查。固镇县政府与蚌埠伊诺华轮胎有限公司签订的补充协议对排污费定额缴纳的条款严重违反《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应予废止,建议蚌埠市委、市政府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安徽省环保厅建议,结合2010年环保专项行动,由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全省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组织开展环保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环境保护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运行情况。6月17日,中央电视台以《招商,不能变成招伤龙坝水库水源地以水厂取水口为中心,划为饮用水水源保护禁区,禁止新改扩建对水体有污染危害的建设项目。做好面源污染控制工作,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的使用。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是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也是环保部门的重要工作。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工作,建立村收集、镇中转、县统一填埋的垃圾保洁制度。对一级保护区内严重污染水源的居民和其他设施制定限期搬迁措施和方案,从污染源上有效控制和削减污染物总量。建立与水源保护相适应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落实水源地保护区内的退耕还林政策,特别是对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龙坝乡,进一步扩大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面积。
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加密监测频次,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建立例会制度,由政府办牵头,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组织执法检查活动,研究和解决相关问题,形成县委领导重视、人大政协监督、政府负责实施、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格局。
加大环境宣传力度,提高对水源保护的认识。落实环保措施,加大执法力度。
切实加强领导,明确部门责任,实现齐抓共管。加快县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保证按期投入正常运营。加大对老污染源的环境整治力度。逐步完善、配套龙坝水库上游各村截污管道工程,抓好龙坝乡水源村的生态建设。认真落实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的相应防护措施。积极争取和组织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项目和国家大中型养殖企业沼气工程项目,探索解决养殖污染问题。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综合利用生物资源。严把项目环保审批关,严禁有废水排放项目进入水源保护区。
加大对《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和环保模范单位等基层创建活动,提高群众爱护环境、保护水源的意识,提高法制意识。为推动饮用水水源管理,结合湖北省竹溪县的调查和监测情况,在此提出几点管理对策:加大水源地保护措施的落实力度。
在保护区内禁止砍伐森林,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所有项目严格遵守环评法和三同时制度
《指南》还要求,省级环保部门应于2010年年底前完成首次规划制定,报环境保护部备案。《指南》要求,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发展规划应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方便群众、数量控制和社会化运作的原则制定。规划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规划期一般为五年,与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规划期同步。
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了《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第二,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要求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率先在联防联控工作上取得突破。
目前,全国已经实施机动车国家第三阶段污染物排放标准,北京、上海、广州提前实施了机动车国家第四阶段污染物排放标准。三是加快车用燃油清洁化进程。
三是环境质量改善方面,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重点区域内所有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标准,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明显减少,区域空气质量大幅改善。加强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对排放不达标车辆进行专项整治。
建立跨行政区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形成区域治污整体合力。完善新生产机动车环保型式核准制度,禁止不符合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车辆的生产、销售和注册登记,继续推进汽车以旧换新工作,加速淘汰高排放的黄标车和低速载货车。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协调机制,编制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问:实施区域联防联控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工作目标?答:《意见》是国务院第一个专门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了推进区域联防联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建立联防联控工作评估考核体系,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借鉴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成功经验,以及美国、欧洲和日本空气质量改善的有益做法,解决区域大气污染严重问题,必须及早采取联防联控措施,切实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严格落实治污责任,全面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问:在防治机动车污染方面,《意见》作出了哪些系统部署?答: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提高,2009年已超过7600万辆,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第九,健全了城市空气质量分级管理制度,要求针对不同城市的污染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措施。
对于未按时完成规划任务且空气质量状况严重恶化的城市,将出台严格的空气质量管理奖惩措施。问:《意见》与现行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相比,有哪些突破?答:对比现行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意见》取得了十项突破:第一,管理思路取得新突破,树立了五统一的指导思想。
本文由伐功矜能网发布,不代表伐功矜能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vpa2d.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qbi/804.html